我們立足本地,放眼全球集團主頁 - 繁體中文
鴻海集團
集團首頁
美洲
美國
墨西哥
歐洲
捷克
匈牙利
斯洛伐克
新聞中心
CSR
共育AI人才! 鴻海攜手長庚大學產學合作 結合在校修課與企業實習 提供學生百萬全額獎學金
2023/04/26
共育AI人才! 鴻海攜手長庚大學產學合作 結合在校修課與企業實習 提供學生百萬全額獎學金
【2023.04.26 桃園訊】鑑於全球各產業AI人才供不應求、缺口急速擴張。鴻海科技集團(TWSE:2317)今攜手長庚大學智慧運算學院,於該校人工智慧研究中心,共同舉辦「長庚大學-鴻海AI獎學金計畫產學合作合約」簽約儀式暨實習說明會。本計畫著重於高端AI人才培育,以產學合作模式結合專業課程和企業實際專案參與,推動臺灣AI產業持續茁壯。 根據本計畫內容,獲選學生將以兩階段進行,第一年於長庚大學智慧運算學院人工智慧學系攻讀碩士學位,先在系上修課,建立對AI科學與工程的專業能力;第二年則前往鴻海實習,以實際參與企業專案,進而深入探討AI於產業的實際運用,把理論知識轉化爲實務經驗。 鴻海更提供高達每人新台幣一百萬元的優渥全額獎學金,保障通過實習考核之獲獎學生畢業後進入集團服務兩年。 本次簽約儀式,由長庚大學湯明哲校長,集團人資長夏國安代表出席。湯明哲校長致詞時表示,「未來人人都需要具備AI智能,不只要與AI共存,更要有靈活運用AI技術的能力;期待透過此產學合作,培育更多具有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人工智慧專業人才,為台灣的AI產業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夏國安人資長表示,「AI作為鴻海『3+3』戰略的重要一環,集團需要非常多的靈活跨界、多元思考的人才,很高興有機會和長庚大學進行產學合作,期待透過這項計畫,共同為臺灣的AI人才培育做出更多的貢獻」。 長庚大學智慧運算學院林桂傑院長也親自介紹計畫內容、學院師資與教學資源,並分享AI產業應用發展趨勢等,吸引眾多對人工智慧學系有興趣的學生與家長出席,就獎學金申請、課程規劃、實習機會等相關議題提問,現場氛圍熱烈。 【關於鴻海】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臺灣證券交易所代碼:2317)於1974年肇基於臺灣,以模具為根基,擴展為高科技服務企業。在電子代工服務領域(EMS)市占率超過四成,排名世界第一,涵蓋消費性電子、雲端網路、電腦終端、元件及其他等四大產品領域。在全球24個國家地區設有據點,員工總人數於季節性高峰時超過一百萬人。2022年合併營收新臺幣6.62兆元(約2,195億美元),並蟬聯《財富雜誌》(Fortune) 全球500大企業排行榜第20名。 近年來,鴻海積極投入「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三大新興產業以及「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世代通訊技術」三項新技術領域,以「三加三」結合作為集團重要的長期發展策略,為全球標竿客戶提供完整解決方案,成為全方位智慧生活提供者。
2023/04/26
翻轉 35 年老廠房!鴻海虎躍總部獲 UL 2799 鉑金級認證
2023/04/22
翻轉 35 年老廠房!鴻海虎躍總部獲 UL 2799 鉑金級認證
【2023 年 4 月 22 日・新北土城】全球最大的科技製造與服務商鴻海科技集團 (TWSE:2317)今日宣佈,位於新北土城擁有 35 年歷史的企業總部虎躍廠,正式取得 UL 2799 廢棄物零填埋最高級別的「鉑金級認證」!同時,近期美國積極設計中心 Center for Active Design(CfAD) 也公告,虎躍廠去年得到 Fitwel 三星最高等級認證案,榮獲「2022 年全球最高分專案」! 鴻海科技集團環保長洪榮聰表示:「虎躍廠身為鴻海全球總部,本次取得 UL2799 最高鉑金級認證,具有指標性意義!虎躍廠成為集團在台灣第一座獲認證的廠區, 期待能扮演領頭羊的角色,並帶領著其它廠區陸續邁向零廢生產,落實聯合國的永續發展目標。」 「循環經濟」是鴻海推動 ESG 中,綠色環保的兩大策略之一,其中廢棄物「零填埋」是重要指標。過去鴻海在中國大陸,包含子公司鴻騰精密在內,衡陽廠區、 昆山廠區、龍華園區、南寧園區已先後取得 UL2799 認證。 本次獲證的虎躍總部主要以行政、研發及少量生產為主,日常營運所產生的大多是無價值且較難被有效回收再利用的生活垃圾。虎躍廠成功獲證,證明了在不同類型廠區,鴻海都能成功推動零廢的可能。鴻海虎躍廠目前已達成 100%轉化, 含 7%廢棄物轉化能源,真正落實零廢的目標,也是台灣第一個以生活廢棄物為主,而獲得鉑金級認證的廠區。 耗時逾一年推動 鴻海在台灣首座零廢認證廠區達標 UL Solutions 全球客戶總監閻仲秋表示:「恭喜鴻海總部取得 UL2799 廢棄物零填埋認證最高級別鉑金級。透過以安全科學為基礎的驗證標準,這個專案見證了鴻海團隊在達成零廢目標並實現物料循環的努力不懈。很榮幸鴻海集團將 UL Solutions 做為零廢目標的策略合作夥伴,期許與鴻海集團共同將此成功經驗推導至全球廠區,實現鴻海 ESG 願景。」 鴻海科技集團中央總務梁立信處長表示 : 「零廢棄一直是環境永續重要議題之一,也是鴻海公司實踐淨零排放,對環境保護的長期承諾。虎躍廠從去年一月正式啟動 UL2799 廢棄物零填埋推動專案,花了一年多的時間成功獲得認證,這是廠區內 1,700 多名員工一起努力的成果,也特別謝謝同仁們的配合。未來我們會把虎躍廠取證成功的經驗,以及努力的過程與周邊廠區分享,擴大影響力」。 鴻海積極因應氣候變遷對全球永續發展的威脅,也響應台灣 2050 淨零排放目標及重要客戶的要求。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 中的 10 項為永續發展目標, 並以 UL2799 零廢驗證作為履行 SDGs 中,責任消費及生產的決心,也進一步落實「永續經營=EPS+ESG」的理念。   鴻海虎躍廠UL2799鉑金級認證,我們怎麼做: 從源頭減量(Reduce)出發,透過與廠區內各個產廢單位、團膳公司、便利商店以及總務單位反覆的討論與研究,尋求事業廢棄物與生活廢棄物的減量辦法,例如使用環保餐具、鼓勵同仁使用自帶杯具、採用可重複使用、重製的容器取代一次性紙箱、透過數位轉型,改變文件傳遞及資訊共享的型態來減少紙張的使用。 導入重新設計的思維(Redesign),將事業廢棄物暫存區、木棧板暫存區以及茶水間資源回收動線重新規劃設計,讓同仁可以透過清楚的標示與說明,準確地進行分類與資源回收。 再利用(Reuse)方面,產線同仁歸納出Tray盤與塑膠輪盤最佳的周轉率,除了提升產品傳輸的效率,也能減少塑膠廢棄物的產生。 再回收(Recycle)方面,為了有效降低生活廢棄物的總量,除了導入部分具有前瞻廢棄物轉化技術的供應商,虎躍廠還加強員工與清潔人員的培訓,透過自主管理與二次分選,將可回收物與廢棄物做有效的分選。即便是最後已無轉化機會的廢棄物,我們仍透過廢棄物轉化能源的方式(Waste to Energy),讓其透過燃燒發電的技術,轉化殘餘的價值。 其中關鍵是尋求專業處理廠商合作,讓回收的資源都可以合法且妥善處理,並提高回收項目和比例,例如紙容器、塑膠容器的回收再製;廚餘、咖啡渣、枯枝落葉的堆肥等。 讓所有同仁參與資源回收的工作,除了對全體同仁教育訓練,並設置妥適、清爽的回收空間,清楚類型標示,也大幅增進回收效益,激發同仁「一起做環保」的動力。從每一位同仁自身做起,一起為環境保護盡一份心力。  
2023/04/22
鴻海攜手海洋大學 投入2500萬推動永續海洋環境 廢建材變身藻礁 響應生物多樣性 創造海洋碳匯
2023/04/19
鴻海攜手海洋大學 投入2500萬推動永續海洋環境 廢建材變身藻礁 響應生物多樣性 創造海洋碳匯
〔2023年4月19日・台北/基隆〕全球最大的科技製造與服務商鴻海科技集團(TWSE:2317)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於今(19)日簽署「永續海洋-循環資源」產學合作備忘錄,將共同致力於海洋環保與循環資源永續利用。鴻海預計在三年內投入新台幣2500萬元,攜手海大推動廢棄建材回收再製成魚礁、藻礁,復育海底生態以提升生物多樣性,讓陸上廢棄物轉化成有用的海洋資源,未來也會透過多項合作計畫為台灣的永續生態盡一份心力。 本次鴻海與海大的合作項目涵蓋廢棄建材回收再製魚礁和藻礁、珊瑚資源調查和復育技術開發、減碳新技術研發、海洋塑膠微粒監測與回收技術、海洋生物活性物質用於生醫領域等多項環保永續計畫。雙方從去年就已展開合作,並且透過海大的教育課程,讓鴻海的同仁及眷屬親子也共同參與永續海洋的計畫。 鴻海科技集團巫俊毅發言人強調,「鴻海本次與臺灣海洋大學合作將以循環經濟理念為基礎,推動環保產品、生態復育、綠能減碳等環境永續措施,深耕綠色環保技術的研發與應用,並將透過創意DIY等手作教育,將海洋環境永續之知識種子深耕,讓大家瞭解永續海洋、維護海洋生態之重要性。」 海洋大學許泰文校長表示,「珊瑚礁作為海洋生態系統的重要監控指標之一,亦提供了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但現今已面臨生存危機。海洋大學和鴻海合作將能加速推動珊瑚礁保育相關計畫,例如環境生態調查、種苗繁殖與復育等,致力於促進海底生態的復甦與發展。」 海大與鴻海的海洋永續計畫中,其中一項就是與新北市及基隆市在地的廢建材回收廠商合作,透過有系統的回收體系,結合法國3D列印技術,將廢建材轉化成適合不同物種生存的魚礁、藻礁並投放於海中,改善海洋生物之棲息環境,達到培育生物資源,增進生物多樣性的目的。 洪榮聰環保長表示,「鴻海在落實企業永續經營的理念中,一直不斷思索如何更積極的參與生態保育。我們在聯合國的永續發展目標中,挑選SDG 14保育海洋生態、SDG 15保育陸域生態、SDG 17多元夥伴關係著手,從鴻海總部所在地做起,採取具體行動,將陸上建築廢棄物轉化為復育台灣原生物種的海底資源,維護生物多樣性並創造海洋碳匯,以實現對保護環境、愛護地球的責任。」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冉繁華副校長表示,「海大擁有豐富的海洋環境保育相關研究和教育經驗,是我國海洋相關領域之翹楚,一直是推動海洋環境保護、永續海洋生態的重要推手之一,未來也會致力於打造綠色海洋經濟模式」。 國立海洋大學一直以來都是台灣海洋研究及復育的先驅者,並對海洋研究及教育持續的深耕,在貢寮成立「海洋資源復育園區」進行珊瑚的復育,對於漁業也設立「栽培漁業中間育成示範基地」,對台灣的具重要價值的魚類及藻類進行育成研究,並打造珊瑚小學堂讓孩童獲取珊瑚知識。 鴻海科技集團秉持著「真正的領導級企業,不只是商業世界的領導,也應是社會的領導力量」,提出「永續經營=EPS+ESG」的經營準則,有感於海洋資源枯竭,廢棄物日增,與海洋大學共同努力朝向「永續海洋-循環資源」的目標前進。 本次雙方透過跨領域的合作,將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為復育台灣的海洋生態而努力,進一步落實海洋循環經濟永續發展之目標。
2023/04/19
鴻海減碳目標通過SBTi驗證 環境永續推動邁向新里程
2023/04/11
鴻海減碳目標通過SBTi驗證 環境永續推動邁向新里程
〔2023年04月11日・ 臺北/深圳〕全球最大科技製造與服務商鴻海科技集團(TWSE:2317)宣布,正式通過了科學碳目標倡議組織(Science Based Targets initiative, SBTi)的目標驗證,標誌著鴻海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承諾和努力得到了國際社會的認可,未來鴻海將朝著該目標不斷前進,提升企業永續競爭力。鴻海依循1.5℃升溫路徑設定科學基礎減量目標(Science Based Targets, SBT),已於2022年第二季對外宣告,目標在2030年時,絕對溫室氣體排放量較2020年基準年降低42%。 響應國際減碳倡議 遞交1.5℃升溫路徑承諾書 2021 年 1 月,鴻海向SBTi遞交減碳承諾書,承諾將依循具一定營運成長基礎下,針對1.5℃升溫路徑設定科學基礎減量目標(Science Based Targets, SBT),以期達成2050年價值鏈淨零的目標。經過一年多的盤查與分析,鴻海於2022年4月正式遞交SBT目標設立申請書,更進一步檢視與強化目標,建立符合國際倡議的減量目標與機制。 鴻海科技集團環保長洪榮聰表示,「鴻海在去年發佈8大項環境長期目標後,即推動各項目標與國際準則接軌,做為落實的基礎。其中,以方法學制定適用於鴻海的科學碳目標,並獲得SBT認可,就是鴻海的中期目標之一。未來會持續藉由第三方機構協助,以系統性的數據分析,定期檢視集團的綠色實績。」 鴻海為落實「永續經營=EPS+ESG」的理念,依據集團排放狀況,同時參考國內外優良案例及標準,規劃了「碳盤查-碳減排-碳達峰-淨零排放」的詳細淨零路徑。在碳盤查工作中,鴻海同步推動整體組織層面碳查證,採取國際公認的碳核查標準Greenhouse Gas Protocol 開展盤查工作,進行範疇一、二、三的全面碳盤查,同時導入外部溫室氣體盤查排放全球認證確信,為科學設定減排目標及路徑奠定堅實基礎。 科學規劃淨零路徑,致力實現ESG永續經營 針對集團運營邊界內的範疇一和範疇二的溫室氣體排放,鴻海採用營運節能、直購綠電、綠電建置、投資購買綠電憑證四大手段來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為促進營運減碳,鴻海於每年年初擬定年度節能指標,採取激勵政策,資訊平台共享的方式,促進各事業群、各子公司進行節能技術提升。 過去幾年內,集團不斷推廣實施壓縮空氣洩漏管理、高效空調機房改造等節能專案;持續以自建與收購方式增加屋頂式與地面式太陽電站裝機容量,同時通過直接採購清潔能源、錯峰儲電、購買綠證等提高集團清潔能源使用量及佔比。今年三月更與中華開發資本共同成立開鴻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引領資金投入永續發展的綠能產業,提供企業亟需之綠電。 此外,為實現價值鏈上的淨零,鴻海還在供應鏈上推動多元減碳輔導示範項目。初期積極與供應商進行減碳規劃交流,通過實地訪廠及生產工藝調研,對車間設備進行碳排評估,協助其確立減碳手段;後期建立輔導SOP,定期核實減碳成效,舉辦交流會促進減碳成果資源分享。通過成果彙整分析,萃取成效優良減碳方案,逐年滾動精進減碳策略,協助供應商實現綠色轉型。 鴻海永續新里程 持續推動價值鏈淨零 SBTi是由全球環境資訊研究中心(CDP)、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UN Global Compact)、世界資源研究所(WRI)和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聯合發起的一項倡議,旨在推動企業實現科學可持續發展目標。該倡議要求企業制定並公佈符合科學標準的減排目標,並通過SBTi的驗證來確保其目標的科學性和可行性。 此次通過SBTi的驗證,是鴻海在永續發展路程中的一重要里程碑。未來,鴻海將繼續加強環保和社會責任,持續推動節能減碳,朝著SBT目標不斷前進,為建設零碳永續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針對集團運營邊界內的範疇一和範疇二的溫室氣體排放,鴻海採用營運節能、直購 綠電、綠電建置、投資購買綠電憑證四大手段來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
2023/04/11
鴻海Family讓愛加倍 超萌鴻海寶寶現身 「0到6歲公司養」三週年成果發表 公布4大關鍵數據
2023/03/30
鴻海Family讓愛加倍 超萌鴻海寶寶現身 「0到6歲公司養」三週年成果發表 公布4大關鍵數據
【2023年03月30日・台北】 鴻海科技集團於今(30)日上午舉辦「0到6歲公司養」育兒福利津貼三週年成果記者會,主題為「鴻海Family 讓愛加倍」,現場邀請十多位鴻海寶寶及員工家長到場分享心得,開心互動、合影,場面十分溫馨!過去三年期間,總計有1,574位鴻海寶寶受惠「0到6歲公司養」福利津貼,其中有兩位員工家中一度同時有四位寶寶符合資格,等於每月可以領到新台幣6萬元補助! 記者會上,鴻海首次公布公司育兒福利統計,符合資格的三寶爸媽則有28對、雙寶爸媽有364對。自2015年公司大幅提高育兒補助後,女性員工比例從2014年的16.9%成長至去年的23.2%,產後留職率更是從69%成長大幅攀升至89.5%,顯現出在實施多年育兒福利津貼之政策下,成功幫助吸引女性人才及留才效益。 留住人才 鴻海孕媽咪產後留職率89.5% 集團總財務長黃秋蓮於活動中致詞表示,「少子化是國安危機!其實也是產業危機,現在生的越來越少,未來人才也就會越來越少,這會降低我們在國際上的競爭優勢。因此鴻海積極打造員工孕育子女的最佳職場環境,希望讓員工好好照顧下一代,並為提升國家未來競爭力盡一份心力!」 在鴻海台北總務總處工作的曾為翔,工作性質需要早出晚歸的他提到,「近期迎接新生命的誕生後,工作之餘就算再忙碌心裡只要想著家裡還有個小寶貝在等著他,頓時壓力釋放、心情就會放鬆許多!」言談間充滿著新手爸爸的喜悅!而有了公司的育兒津貼福利,喜歡小孩的他也分享之後願意再多生幾胎,笑說拼個雙胞胎也沒問題! 新手爸爸大讚育兒福利 想再拼雙胞胎 任職於S事業群經營管理部,準備當新手媽媽的謝宇雯表示,多了補貼「讓她更有勇氣去生小孩,也可以讓他們選擇更專業的育兒環境」;擁有兩個女兒的B事業群研發平台趙志航說,其他朋友都很羨慕「覺得鴻海的育兒真的是做得非常的好,真得是對員工的幫助非常大」。 在中央企業溝通總處政府關係服務的陳顥仁,因應工作需求經常有出差行程,因此陪伴小朋友的時間顯得更加珍貴。他透露「養小孩很花錢,從剖腹產出生、準備育嬰用品、找托嬰中心及幼稚園等費用,對夫妻來說是很大的負擔。公司每月發放1萬5千元的津貼,足以支付孩子學齡前的費用,減輕不少經濟壓力。」 擁三千金員工喊 肯定會一直在鴻海工作 任職於鴻海S事業群資訊服務處的楊子豪,家裡有三位女兒,其中兩位就是受惠於2015年「媽媽福袋」生育津貼及2020年「0到6歲公司養」的鴻海寶寶。他特別感謝郭創辦人以及劉董事長,「這對許許多多的家庭來說,是一個很棒的禮物!能照顧到員工的家庭,也能讓員工更放心工作!」已經有三千金的他笑說,自己會想想要不要再多生,不過肯定的是,會持續在鴻海工作、為鴻海服務! 鴻海人資長夏國安在活動中,也親自分享育兒補助、人才留任及生育趨勢等關鍵數字剖析。整體來看,在2020年至2022年「0到6歲扶養比」的平均數字,鴻海公司佔比30.4%,等於每10位鴻海員工就有3位家中有0到6歲的小朋友,遠超過台灣佔比7.8%數字;從粗出生率來計算,鴻海公司佔比3.4%,也是高於全台灣佔比0.65%! 持續優化職場環境 鴻海提供準媽咪產前車資補貼 鴻海育兒福利津貼自2015年大幅提升,以「媽媽福袋」形式提供同仁從產期開始一系列補助,讓準媽媽安心迎接新生命;2020年調整方案,加碼補貼成「0到6歲」每月1萬5千元的育兒津貼,由鴻海協助每位鴻海寶寶健康成長至7足歲前為止,總累計可領126萬元整,且不限子女數量,鼓勵員工多多生育!同時,體恤準媽媽孕期的辛苦,每月1萬5千元車資補助也調整為預產期前3個月使用。 鴻海積極建立完善的員工照護網絡,讓這份愛延續至員工家庭,希望透過多元職場照顧,吸引更多優秀的人才加入,建構員工對公司向心力及認同感!隨著今年疫情解封後,鴻海公司也將舉辦更多實體活動,包含親子課程、家庭日及電影日等,讓員工與家人體驗多元的福利,一同創造更多美好的回憶。  
2023/03/30
開啟台灣綠能新契機 開發資本與鴻海攜手成立開鴻能源  台灣首創跨界綠能投資平台 支持產業邁向淨零碳排
2023/03/09
開啟台灣綠能新契機 開發資本與鴻海攜手成立開鴻能源 台灣首創跨界綠能投資平台 支持產業邁向淨零碳排
中華開發資本(簡稱「開發資本」)與鴻海科技集團(TWSE:2317,簡稱「鴻海」)今(9)日簽署合作備忘錄,規劃共同成立開鴻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期盼引領資金投入永續發展的綠能產業,提供企業亟需之綠電,同時創造相對穩定的投資收益。公司資本總額目標新臺幣60億元。 ESG已成為全球發展的趨勢之一,其中在環境部分,淨零碳排以及採用綠電都是產業努力的方向,但是缺乏龍頭企業帶領下,使得供應鏈雖有意願響應,卻苦無方法。因此鴻海以產業領導者之姿,結合中華開發旗下的專業投資機構開發資本,一同以創新模式布局台灣綠能投資,希望導入資金與資源,補足未來綠能發展所需的基礎建設、技術驗證等缺口。長期則是結合產業的用電需求、投資機構的金融專業、以及開發商的綠電供應,達到三贏的目標。 身為創投與私募股權投資領導業者,開發資本於基礎建設事業投資已累積豐碩成果,自1995年民營電廠首次開放時即積極投入民營電廠投資、融資規劃及主辦聯貸案。本次合作除了結合鴻海的科技專業,更借重鴻海過去投資太陽能電廠經驗,擴大參與再生能源、儲能等相關投資,協助鴻海供應鏈能源布局升級,建構低碳節能供應鏈。 開發資本代理總經理南怡君表示,永續金融為母公司開發金控近年ESG焦點目標之一,開發資本也積極進行永續投資布局,包括再生能源及儲能設備、節能減碳或淨化環境之產品、技術或商業模式,以及廢棄物處理、汙水處理等循環經濟產業,同時協助企業因應ESG轉型。開發資本觀察到全球龍頭大廠為達到2050年淨零永續目標,積極攜手供應鏈進行綠能轉型,是展開此次與鴻海合作的契機。 「永續經營=EPS+ESG」為鴻海首重的經營方程式,自去年對外公布集團在ESG的長期目標後,即積極推動相關路徑,其中環境(E)領域的目標中,為達成2050年價值鏈淨零排放,持續透過自建太陽能、增購綠電、投資再生能源,以及擴大採用綠色能源,已逐步取得不少成果。本次從分工、分享、共榮的理念出發,創立綠能投資平台,將為台灣企業提供更多元的淨零推動管道。 鴻海巫俊毅發言人表示,鴻海這次和開發資本合作成立能源控股公司,將會是台灣第一個由科技業者攜手金融業為協助產業能源轉型所建立的綠能投資平台,具有相當指標性意義。供應商作為鴻海價值鏈中很重要的部分,綠能投資將由鴻海供應商率先響應,透過平台將取得更多綠能來源管道,攜手實踐低碳轉型,達成節能減碳目標。 透過本次簽約,開發資本及鴻海正式跨出合作夥伴關係的第一步。在全球淨零碳排與能源轉型趨勢下,雙方攜手布局台灣綠能電力事業,例如太陽能、風能、儲能等基礎建設項目,配合政策方針,加速台灣邁向淨零轉型。
2023/03/09
強化誠信廉潔企業文化 鴻海舉行ISO 37001反賄賂管理系統認證課程
2023/02/23
強化誠信廉潔企業文化 鴻海舉行ISO 37001反賄賂管理系統認證課程
【2023年2月23日 台北】全球最大科技製造與服務商鴻海(TWSE:2317)推行企業永續發展不遺餘力,為落實集團誠信經營之核心理念至全球各事業單位,近日於總部舉行ISO 37001反賄賂管理系統認證高階主管課程。特別邀請KPMG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朱成光執行副總經理講述反貪腐反賄賂國際發展趨勢及ISO37001實務運用;台北地方檢察署高一書主任檢察官解析從舞弊事件中,學習如何杜絕賄賂事件發生;審計部法規委員會周靜幸簡任審計分享企業應建立有效內控,以降低舞弊風險並預防弊案發生,三位專家與集團經營管理階層進行交流,以深化全集團經營管理階層誠信經營之意識。 作為年度ISO 37001高階主管課程之一,本次包括集團總財務長黃秋蓮、半導體策略長蔣尚義、投資長杜墨璽、人資長夏國安、資訊長龔培元、環保長洪榮聰以及多位事業群總經理皆親自參與,部分海外高階主管則透過視訊系統自海外連線。此課程共連線全球10個主要廠區,總計逾百位協理級以上主管分梯次參與,展現集團對於推動誠信廉潔與反貪反賄的重視。 鴻海科技集團的誠信經營系列課程將會持續推廣,第二場活動預計於2/24(五)展開,邀請《財星500大企業稽核師的舞弊現形課》作者高智敏,講述企業誠信正直理念及防弊工具;前高等檢察署檢察官律師林宗志分享如何建構有效防弊機制,行塑企業誠信文化;臺灣大學法律學院院長王皇玉剖析國際反貪腐公約及ESG永續發展,透過產官學界專家經驗分享,擴大集團高階主管對反腐倡廉的認知。 鴻海科技集團稽核長趙曉慧表示,「透過國際標準ISO 37001之導入,以完善的誠信治理/管理架構為基石、運用PDCA框架有效辨識、管理並回應貪腐賄賂風險,並結合日常營運管理制度的強化,提升集團全體員工誠信廉潔意識,持續深化企業永續DNA。」 鴻海科技集團於2021年12月導入ISO 37001反賄賂管理系統,歷經為期3個月運行取得認證與國際接軌。董事會成員與高階主管共同支持與推動誠信文化,依循國內外有關反貪腐與反賄賂之法規要求,對於任何違反規定的行為或活動採取零容忍政策,並定期舉辦高階反賄賂相關管理課程,以身作則以達上行下效。同時,公司藉由推動行為準則(CoC)、反貪反賄課程培訓,以及全方位的貪腐賄賂風險評估機制,將管控程序內化於各作業流程,持續深化集團同仁誠信廉潔文化。 鴻海於2020年提出雙E方程式「永續經營=EPS+ESG」的策略目標。自2022年4月開始陸續公佈環境(E)、社會(S)、公司治理(G)之長程目標,其中反貪腐反賄賂即是集團在公司治理領域中最為重要的項目之一,也立即啟動全方位之具體行動方案積極推展,期許將企業永續深化為集團核心思想,有效保障各利害關係人的權益,並展現企業價值。   【關於鴻海】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台灣證券交易所代碼:2317)於1974年肇基於台灣,以模具為根基,逐漸發展為高科技服務企業,透過集團化經營模式,於電子代工服務領域(EMS)排名全球第一,市佔率超過四成。範圍涵蓋消費性電子產品、雲端網路產品、電腦終端產品、元件及其他等四大產品領域,員工總人數季節性高峰超過一百萬人,現為台灣第一大企業,2022年合併營收新台幣6.62兆元。事業版圖遍及全球,橫跨三大洲,在逾20個國家及地區都有生產及服務據點。近年來,積極投入「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三大新興產業以及「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世代通訊」三項新技術領域,以「三加三」結合作為集團重要的長期發展策略,為全球標竿客戶提供完整解決方案,成為全方位智慧生活提供者。 如需更多資訊,請造訪www.honhai.com。
2023/02/23
鴻海線上嘉年華熱鬧登場 抽出最大獎現金500萬 2023年Foxconn Family團結一心 迎接新挑戰
2023/01/15
鴻海線上嘉年華熱鬧登場 抽出最大獎現金500萬 2023年Foxconn Family團結一心 迎接新挑戰
線上直播抽出逾20個百萬現金獎 總金額創公司紀錄  印度同仁拍出寶萊塢巨作 員工歌手驚艷全場 鴻海寶寶唱跳萌翻天 【2023年01月15日・台北-新北】 鴻海科技集團於今日(15日)下午兩點舉辦一年一度集團嘉年華活動,本次活動主題為「相信鴻海。BELIEVE鴻海」,主視覺結合集團「3+3」理念,融入電動車及科技感元素,營造嶄新風格!劉揚偉董事長現身致詞,特別感謝同仁眷屬的支持以及同仁們的努力,面對疫情仍堅守工作崗位,期盼新的一年秉持超越自我、不斷成長的精神,持續與鴻海向前邁進。而嘉年華中最受矚目的摸彩環節,不僅總彩金超過去年,現金最大獎100萬共抽出20位外,更臨時加碼500萬現金獎兩位,HHTD22一推出就廣受外界好評與喜愛的MODEL B跨界休旅電動車,今年也有10輛加入抽獎名單! 全球廠區拜年互動同歡 印度廠區寶萊塢影片邀大咖助陣 今年是鴻海第三次舉辦線上嘉年華,由獲得第57屆金鐘獎綜藝節目主持人獎黃子佼、Lulu(黃路梓茵)擔任領銜主持,本次活動連線集團中央及地區總部共五大地區,包含台灣、中國大陸、越南、墨西哥、印度等全球各地員工齊聚共襄盛舉,一同進行各地區的表演節目及拜年,中國大陸地區總部在富士康「我是大主播」員工歌手們帶領下,串連各地廠區獻唱歌曲齊拜年;印度地區總部動員上百名位同仁共同參與,拍出充滿寶萊塢風格的賀歲影片,並邀請到印度電子暨資訊科技部部長Ashwini Vaishnaw及Vedanta董事長Anil Agarwal現身與大家新春拜年;越南地區總部則由事業群主管及同仁表演並詮釋當地過農曆新年的風情;即將成立的墨西哥地區總部,也一同參與其中。 人氣團體天王星與員工子女共同表演 全新詮釋「鴻海之歌」饒舌版 今年線上嘉年華會,由台北的活動主現場與五大地區Call Out連線,進行互動與抽獎戳戳樂,同時邀請集團六大事業群的長官,與同仁進行抽「紅包雨」互動遊戲。 表演節目邀請樂團「魚丁糸」演唱多首熱門經典歌曲、人氣團體「U:NUS原子少年天王星」勁歌熱舞將氣氛炒熱至最高點!最大亮點則是鴻海員工的子女組成的「鴻海明日之星」,與U:NUS天王星團員一同唱唱跳跳,小朋友開心舞動的畫面,模樣十分可愛!其中擅長音樂創作與熱愛饒舌的U:NUS天王星團員吳昱廷為鴻海員工的子女,本次表演特別將鴻海全球形象主題曲「鴻海之歌」編製為Rap饒舌版,詮釋出全新曲風,潮流新穎的風格也呈現鴻海的熱情及活力。 2022年營收連續六年創新高 2023年Foxconn Family團結持續向前進 回顧2022年營運成果,劉董事長開場致詞時提到,集團營收突破新台幣6.6兆的亮眼成績,年增10.5%,連續六年創下新高,成為台灣首家營收超越6兆元的企業!儘管這一年有風有雨有挑戰,但鴻海仍以數字成績來說話、用實際行動來打破謠言,這一切要再次感謝同仁們及眷屬的支持,因為相信鴻海,讓每一步路都走的扎實穩健。 劉董事長表示:「在迎接鴻海轉型、建立新的成長動能的關鍵時刻,我們要尋找夥伴一起快速地開拓市場、一起成長,所以我們提出『分享』、『合作』、『共榮』的創新合作模式,讓鴻海能在世界每個角落持續扎根,基業長青。這也會是鴻海邁向未來50年,達到「百年企業」目標的關鍵。」 而鴻海人的「誠信」、「勤奮」、「敏捷」這些特質,就是Foxconn Family能團結一心,在全球各地成功開疆闢土的秘訣。展望2023年,在3+3新領域將會有更多新的客戶加入,鴻海的業務會更加多元、更加忙碌,鼓勵同仁持續團結手連手、心連心,大步向前進! 本活動在數萬名員工雲端連線共同參與下圓滿成功,抽獎部分除了內部直播抽出獎項之外,其餘所有獎項也在當天線下抽出,以集團內部相信App通知幸運獲獎員工!本次線上嘉年華幾乎所有人人有獎,只要是鴻海法人員工、完成報名且符合資格者,未中獎者亦可獲得基本獎16,888元,讓同仁開心過年!  
2023/01/15
看漫畫就能學量子 全台首本量子科普劇情漫畫誕生 鴻海教育基金會出版「阿宅聯盟 量子危機」   學生量子啟蒙最佳入門書
2023/01/04
看漫畫就能學量子 全台首本量子科普劇情漫畫誕生 鴻海教育基金會出版「阿宅聯盟 量子危機」 學生量子啟蒙最佳入門書
2022年諾貝爾物理獎頒給了三位研究量子力學的學者,讓量子領域再受關注。其實,國外不但早就重金投入量子尖端科技研發,也重視提早扎根量子知識,之前臉書創辦人馬克・祖格伯也曾經公佈一張他為還不到一個月大的孩子唸專為寶寶而寫的量子力學一書的照片,顯示出「量子啟蒙」絕不嫌早。 鴻海教育基金會除了扶助弱勢學生之外,也深耕科技教育,2021年就曾發行以「AI人工智慧」為主題的科普漫畫《阿宅聯盟:決戰AI太陽王國》,2022年更是以「量子科技」為主題,與未來出版社合作,發行了科普漫畫的系列續集 —《阿宅聯盟:量子危機》,此漫畫同樣以阿宅聯盟主角們的冒險為情節,巧妙地融入量子觀念與知識,讓國中、甚至國小的孩子,看漫畫就能學量子。 阿宅聯盟是由一群熱愛新科技、充滿好奇心與創意的青少年組成,他們在參加全球量子科技權威 — 南方量子科技研究所舉辦的密室逃脫營隊比賽時,好不容易關關難過關關過,卻也無意間一步步走向危險!究竟為何他們會身陷危險?又要如何化險為夷呢?精彩的故事,讓大、小朋友一看就停不下來! 為了讓量子知識能夠以最簡單、充滿故事性的方式呈現,鴻海教育基金會在製作編輯上下足了工夫,不但邀請到前紙風車劇團編導林于竣費心撰寫融入了量子知識觀念的故事劇本、科學月刊編輯委員與PanSci 泛科學專欄作者鄭宜帆老師撰寫量子知識點短文,並請到台大張慶瑞、傅昭銘兩位教授擔任顧問,以及請鴻海研究院量子研究所謝明修所長、離子阱實驗室林俊達主任、資安所李維斌所長等人協助審定,才能讓整本漫畫以淺顯的比喻以及巧妙的情節鋪陳,介紹「什麼是量子」、「量子疊加」、「量子糾纏」、「量子穿隧」、「量子加密」等硬核內容。而如此用心的製作也讓書籍甫一推出即收到許多好評,鴻海量子研究所謝明修所長就說,不只他讀小五的孩子喜歡,孩子將書帶到班上去分享後,同學也都說好看! 鴻海教育基金會執行長汪用和表示:「不畏懼,是孩子會願意學習的一個重要條件,希望透過漫畫讓孩子輕鬆地接觸到量子科技的觀念與應用,甚至啟發孩子的興趣。」鴻海教育基金會期盼藉由漫畫的寓教於樂,在孩子心中播下一顆小小的種子,也許有一天,這顆種子就會發芽茁壯,甚至或許有一天,會有某位量子領域的大師告訴大家,他對量子的啟蒙就是從一本漫畫開始的。
2023/01/04